職場人際關係, 犀利士,印度壯陽藥

說了不少旁軸機方面的東西,好像還是沒有真正說到旁軸機相對單反機的優勢。


        簡單的說,單反機的優勢主要在於長焦段,還有微距攝影,此外,在一般拍攝條件下,旁軸機是很占些便宜的,尤其是在廣角段和抓拍有比較大的優勢。

        旁軸機輕便靈巧,體積比較小,拍攝的聲音很輕,有的旁軸機的快門聲音輕到讓自己都幾乎覺察不到,比如柯尼卡的巧思就屬於此類。所以,旁軸機一般是抓拍,尤其是近距離抓拍人物照片的最佳工具。

        其他的現場抓拍,也是旁軸機比較好使。旁軸機的一個很重要的使用方式,就是雙目取景,因為其旁軸取景器在機器的左上端,所以在攝影師用右眼觀察取景器的同時,左眼也在觀察拍攝現場,這樣大大方便了對於拍攝時機的捕捉。旁軸機的取景器本身的取景範圍也不是如單反機那樣小,而是大於拍攝畫面的畫框,也使得攝影師在一隻眼看取景器的時候得到超過單反機的範圍。

        單反機的取景器一般只能覆蓋拍攝畫面的96%上下,只有很專業的型號,如康太師的RTS和尼康的F專業系列等才能提供100%的畫面覆蓋,而且單反機的取景器亮度完全取決於所使用的鏡頭,經常亮度不夠,比起旁軸機來就差多了。雙目取景抓拍方式在單反機上也是幾乎不可能的。

        旁軸機的另外一個使用方法是盲拍,許多徠卡用家就很喜歡盲拍,就是不看取景器,全靠對機器和鏡頭的熟練使用程度,看也不看拿起來就拍。盲拍,經常是拍攝人物,而且是有些偷拍的意味,讓對方沒有覺察到你在拍攝。徠卡的簡單可靠和快門聲音的輕微,使得盲拍成為可能,如果是單反機就沒有不行了,你反光鏡喀塔一聲響,盲拍就失去意義了。單反機的反光鏡,不僅出聲音,還會產生震動,這也是很多旁軸機用戶攻擊單反機的一個軟肋。呵呵,,,

        徠卡的鏡頭設計比較有一致性,所以熟悉使用徠卡的人就會很自如的掌握鏡頭焦點距離的調整, 不用眼睛看取景器聚焦。也確實是有些人,比如攝影大師布列松就是使用徠卡抓拍,他的照片經常表現的是抓拍氣氛,而不是講究的畫面布局和結構。這大概就是徠卡相機的一個優勢所在了。

        我個人沒有太多的經驗,但是聽說旁軸機的廣角鏡頭成像質量總是要比單反機上的好,原因就是旁軸機上沒有反光鏡,鏡頭可以更加靠近成像平面,這樣設計鏡頭時候就可以更大程度的控制廣角鏡頭出現的成像變形,製造更好的廣角鏡頭。

        旁軸機的缺點,正好就是單反機的優點了。取景器雖然明亮好使,但是取景器不能直接預視景深;在使用濾色鏡時候不能直接觀察拍攝效果,尤其是偏振鏡需要先找好位置再裝在鏡頭上使用,比較麻煩;再有就是近距離拍攝會在取景器上有平行差(這個問題在康太師的G系列旁軸機上有自動校正,挺好的)。

        還有一個,是單反機會受到畫面篇幅的一些限制,拍攝寬幅畫面的機器就要使用旁軸取景才行,不能裝單反五稜鏡,因為太複雜了。所以,單反機大部分都是35毫米格式,在120中幅格式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正方形的6x6畫面,如哈蘇和羅徠,還有6x7,如日本的Pentax和Mamiya等,再寬的畫幅就不好製造單反取景器了。

        下邊兒這架機器是120中幅中比較寬的6x9,比例相當於35毫米畫幅的2:3,機器是日本富士。富士製造過好幾款類似的中幅相機,還有皮腔摺疊式的,質量都很好,價錢也很貴。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這是富士6x9中幅機。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必利吉 www.5mg.tw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犀利士雙效

        這是用富士6x9拍攝的照片。

        富士這個牌子,在35毫米單反機用戶中知道的人不太多,一般就知道富士製造膠片和最近的一些數字相機。其實,富士的中幅相機和大尺寸鏡頭一直都聲譽很好,只是那些東西的用戶相對比較少。

        我自己的可憐經驗,富士鏡頭的成像特點有些像尼康頭:硬。齊刷刷刀切一般,非常銳利。

        雖然35毫米單反機的用戶經常看到尼康和佳能製造的超長焦鏡頭就會胡亂羨慕不已,其實,那些東西雖然巨大而昂貴,但是使用的機會很有限。我個人使用過600毫米的尼康長焦頭,拿來的時候很興奮,可是真的沒有什麼機會用這個破玩藝兒,因為鄰居洗澡的時候總是掛著窗帘,看都看不清楚,更別說拍了。呵呵,,,

        除了體育比賽,野生動物和鳥,還有給雜誌之類拍攝人像之外,長焦鏡頭的用處就幾乎沒有了,而這些正是我們一般人用不到的。

        長焦鏡頭雖然有壓縮和拉近的強大功能,但是組織畫面元素結構和製造視覺衝擊正好不是長焦鏡頭的強項,而經常是廣角鏡頭髮揮優勢的所在。

        所以,我們如果在外面看到脖子上掛著安裝超長焦大鏡頭而沒有三腳架的主兒,基本可以確定此人是有閑錢也有些閑心,不過,在攝影方面大概還沒真正入門呢。

        真的要牛,一般都是往廣角方向發展,不能奔長焦,這個應該是常識,不過很多人不懂,卻認定了鏡頭越長越大就是越牛。多大的誤會!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犀利士5mg

        這個就是腳踏德國徠卡,氣死瑞典哈蘇,全世界相機中頂天第一牛的瑞士阿爾帕120中幅機。價錢美元四萬多燜。這個機器上面裝的是一顆蔡斯廣角鏡頭,機器頂上是廣角取景器。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這架阿爾帕上裝的還是廣角鏡頭:德國施耐德公司特別為阿爾帕製造的鏡頭:ALPA Apo-Helvetar 5.6/48毫米廣角。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這個是特製阿爾帕,賣多少錢我也說不上來,肯定超過一般的四萬多燜,估計要了盒兒錢啦!機器兩邊兒黑乎乎的可不是塑料,而是精細打磨出來的高級黑檀木!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特製阿爾帕仰面朝天,看起來有些淫蕩。後邊兒是可以更換的機背。

        那麼,這個牛到了姥姥家的瑞士阿爾帕到底怎麼樣?是否好用?

        你問我,我問誰去呀?別說我自己了,我認識的人里都還沒聽說有誰用過這種價錢嚇死人的機器。估計這東西的質量不會太糟,應該快趕上我國上海製造的海鷗4A了吧?

旁軸機說個差不多,該說反光機了,咱先說雙反機。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這個是經典雙反機的始祖,德國羅徠。幾乎所有的雙反機,都是德國的羅徠的翻版,看起來都差不多。除了我國著名的的海鷗和珠江等之外,日本的亞西卡等也仿造過羅徠雙反。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這是雙反機的工作示意圖。上邊兒的鏡頭取景,畫面經過45度角的反光鏡投射在上面的毛玻璃平面上,攝影師低頭看毛玻璃取景。反光鏡是固定的,不會震動,也沒聲音。另外那個下邊兒的鏡頭才是真正在底片上成像感光的關鍵所在。上下兩顆鏡頭同樣的焦距,是聯動的前後共進退關係,所以毛玻璃上看到的圖像與底片感光的相同。

        上下雙鏡頭,反光呢,只是上邊兒的那個需要反光在毛玻璃上供取景使用,下邊兒的在底片上感光。於是,最終獲得的照片圖像質量取決於下邊兒的鏡頭,其重要性就大大超過上邊兒的取景鏡頭了。

        在比較高級的雙反機上,我們能看到上下兩個鏡頭的質量差別。上邊兒的比較差,下邊兒的比較好。

        看看這兩架羅徠上的上下兩顆鏡頭,很明顯取景鏡頭不如拍攝鏡頭,差別不僅是光圈大小,而且連鏡片的鍍膜工藝都看得出來不一樣。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這架羅徠雙反上裝的是德國施耐德雙鏡頭。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這架羅徠上裝的是蔡斯普蘭娜鏡頭。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這架機器是我國上海製造的海鷗4A105型。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這架是我國上海製造的海鷗4A供外銷出口的頂級機,109型。

        與牛烘烘的德國羅徠雙反相比,我們上海製造的海鷗看起來好像是稍微單薄羞澀了些,不過仍然是真正物美價廉的好東西啊!要幹掉德國蔡斯,還要靠海鷗才行。

        聖人說過:「噩夢醒來是早晨,蔡斯殺手是海鷗!」

        雖然海鷗是好東西,但是與海鷗類似的我國廣東製造的珠江雙反卻幾乎完全是垃圾。所以要買,就是海鷗, 不要買珠江。你說,就憑這個海鷗,我們上海人能不驕傲么?太難啦。

        我印象中,德國羅徠最初是兩個德國人合作創立的公司,年代也很久了。不過,羅徠沒有真正自己的鏡頭,主要是安裝蔡斯等德國公司製造的鏡頭,這點上有些像瑞典的哈蘇。

        羅徠也曾經有掛自己名字的鏡頭,但我聽說是蔡斯製造的鏡片,然後授權羅徠組裝起來的,其實還是是蔡斯頭。
        羅徠雙反,是無可置疑的經典,曾經風光無限,但是雙反機的缺點也很明顯:不能更換鏡頭,所以功能受到很大限制,無法與瑞典哈蘇相比。

        羅徠也不能靠繼續製造雙反機生存下去,於是,羅徠也推出了與哈蘇類似的功能多樣化的120單反機,而且在一些自動化的功能上還超過了哈蘇。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這是新型的德國羅徠120單反機6008型,功能強大,甚至有自動聚焦。

        自動聚焦,聽起來好像不算什麼不得了的,不過別忘了這可不是35毫米相機,這是120格式的中幅機。.com

        羅徠本來就造120中幅相機,後來也介入35毫米格式機器的設計和製造了。我記得是在1970年代後期,羅徠推出了35毫米的單反機,開始在德國製造,後來轉產新加坡,而且前後的機型有些改變,以前我還記得差別是什麼可現在實在想不起來了,反正雖然有差別,但是德國製造與新加坡製造的並無質量上的優劣之分。這套羅徠單反機配的鏡頭厲害,是全套的蔡斯,我記得是一共四顆蔡斯頭。

        想省錢玩兒一把蔡斯鏡頭的同志可以考慮置辦一套這個羅徠的35 毫米單反,機器很好,而且主要是鏡頭是貨真價實的蔡斯「剃頭」啊。

        這套機器的優點是便宜,其實本來不便宜,但是因為停產多年,卡口與其他機器不通用,所以市場比較小;缺點是因為少,而且我估計羅徠也早就不提供服務了,所以萬一有問題不好找零件和維修。不過,這個問題不是很可怕,真的出問題,就再買一架二手羅徠機器就好了,把有毛病的扔垃圾堆。

        也許這是玩兒真正蔡斯鏡頭的最經濟途徑了,只要買一顆蔡斯鏡頭的錢,大概就足夠買這麼一套二手帶幾顆蔡斯鏡頭的羅徠單反機了。說不定以後還有收藏價值了呢。

        二手的蔡斯鏡頭一般也沒有問題,因為蔡斯這個東西質量非常可靠,比日本尼康還要堅固耐用,真正刀槍不入固若金湯的破玩藝兒,如果不是故意搗毀的話,蔡斯鏡頭也不太容易出問題。

        羅徠在35毫米單反機上沒有能站穩腳跟,但是並沒有因此放棄,仍然堅持製造35毫米相機。
 
        胡侃攝影:漫話攝影器材(四)

        這是一套羅徠在1981年推出來的Rollei 2000/3003型 35毫米攝影系統,很有意思。

        我是在90年的攝影器材展覽上見到的這套機器,質量相當好,製造精良,一如既往的全套蔡斯鏡頭。羅徠這套東西的設計思想並不新鮮,是借用了哈蘇的路子,把哈蘇系統給轉移到35毫米格式上來了。

        最後,羅徠的這套東西還是遭到了可恥的失敗,已經很久沒聽說過這套機器的消息了,估計放棄了。原因不是這東西不好,而是價格太高了,在35毫米系統中沒有它的顧客來足以支持生產。同樣價錢,人家大概就寧可買一套簡單一些的哈蘇了,也是蔡斯鏡頭,可畫面質量卻大大超過35毫米格式。

        近年來,羅徠仍然不甘心自己覆滅的下場,繼續在35毫米領域垂死掙扎。前邊兒剛說過,羅徠也推出了新型的徠卡鏡頭卡口的旁軸機,問題也仍然照舊:東西不錯,但價錢太高了。

        羅徠這款新型旁軸機面臨的競爭對手也不少,雖然徠卡價格更高,但是類似價位的已經有日本的柯尼卡了,而且蔡斯也馬上就推出其Zeiss Ikon旁軸機了,估計蔡斯機器的吸引力會超過羅徠,甭管怎麼說,蔡斯總歸是更加經典。

        羅徠前幾年還出過一款高級傻瓜,裝施耐德鏡頭,據說很不錯,價錢也挺高的。

        說了羅徠,這雙反機就算結束,接著就該說單反機了。

 


陽痿知識百科,早洩知識百科,藥品專業知識,男性保養大全,強身藥酒大全,兩性話題百科

犀利士哪裡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場小故事大啟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